使用須知
煤氣發(fā)生爐上使用液壓站已經很普遍,用于加煤機構和灰盆的傳動,在使用中應注意合理的維護與保養(yǎng):
1、在工作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管路漏油,以及其它異?,F(xiàn)象時,立即停機維修。
2、為延長液壓油使用壽命,油溫應小于65℃;每三個月檢查一下液壓油的質量,視液壓油質量半年至一年更換一次。
3、要及時觀察油箱油位計液位,應及時補充符合要求的液壓油,以免油泵吸空。
4、要定期清洗或更換油過濾器。
5、要保持液壓站工作環(huán)境干凈整潔。
元器件
⑴電動機、齒輪泵--為液壓系統(tǒng)提供驅動力。
⑵電磁換向閥--控制液壓油流方向,改變油缸的運動方向。
⑶電磁溢流閥--防止整個液壓系統(tǒng)超壓,相當于安全閥,保護油泵和油路系統(tǒng)的安全及保持液壓系統(tǒng)的壓力恒定。
⑷減壓閥--通過調節(jié)減壓閥可以滿足不同的工作機構需要不同工作壓力的要求,使二次油路壓力低于一次油路壓力。
⑸調速閥--對油路進行節(jié)流調速,可改變執(zhí)行元件液壓缸的工作速度。
⑹液壓油過濾器--液壓站內有兩個濾油口。一個安裝在齒輪泵的吸油口處,以免吸入油箱液壓油中的顆粒等雜質。另一個裝在系統(tǒng)的液壓油輸送管路上,達到清除液壓油中的雜質,同時也可清除液壓油本身化學變化所產生的膠質、瀝青質、炭化的顆粒等。從而起到防止閥芯卡死、阻尼孔堵塞等故障發(fā)生。管路系統(tǒng)上設有壓差報警裝置,濾芯堵塞時,發(fā)出電訊號,此時應清洗或更換濾芯。
⑺壓力表--用于顯示液壓站的工作壓力,以利于操作人員控制油壓。
⑻空氣過濾器--安裝在油箱上,有三重作用,一是防止空氣中的污染物質進入油箱;二是起換氣作用,避免油泵出現(xiàn)吸空現(xiàn)象;三是兼做液壓油補充口。
⑼油位計--安裝在油箱側面,顯示液壓油的液位。 ⑽溫度表--有的油箱上裝有溫度表,顯示液壓油的溫度。 ⑾聯(lián)接管路--輸送液壓驅動力,大部分用鋼管,也有用耐壓膠管。
壓力機班前保養(yǎng)
(1)檢查油池、油位、油標是否符合規(guī)定標準,若不符合應及時補油。
(2)檢查按鈕是否靈活,有無卡阻。
(3)檢查電機接地線是否松動、脫落或損壞。若有松動應緊固,脫落或損壞應通知維修人員處理。
(4)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整可靠。
(5)檢查各手柄是否靈活。
(6)緊固松動的各部位螺母。 壓力機班中保養(yǎng)
(1)啟動液壓泵,檢查液壓泵作用是否良好,各密封部位和管路有無堵塞和泄漏。
(2)檢查限位開關作用是否良好,碰塊定位是否正常。
(3)要隨時注意各運轉部件溫升和音響是否正常。
壓力機班后保養(yǎng)
(1)檢查、清掃各活動部位。
(2)各操控手柄(開關)置于空檔(零位)。
(3)檢查、清掃、整理工作面及工作區(qū)域。
使用說明
本設備由臥式千斤頂、四根拉桿、上壓板、下壓板、球頭墊、數(shù)顯表或防震壓力表、回位壓蘭、千斤頂油管等組成。 使用步驟如下:
1、通過加油孔32#液壓油0.7升在手動泵部位,將原位壓力機各零部件組裝成1個自身平衡的測力位置。
2、逆時針旋轉泄油閘,再將擰緊四根拉力桿。
3、手泵漏油,檢查密封件是否壓緊,如未壓緊應壓緊,檢查密封圈是否磨損,磨損更換新件。
4、扁式千斤頂漏油,檢查密封圈是否損壞,損壞應更換新件。
液壓系統(tǒng)維修關鍵技術與工具
1. 油液污染控制技術
污染等級標準:液壓系統(tǒng)清潔度需達 NAS 8 級(每 100mL 油液中≥5μm 顆粒數(shù)≤12800 個);
油液更換規(guī)范:
常規(guī)設備:每 2000 小時或半年更換一次;
精密設備:每 1000 小時或季度檢測油液(黏度變化超過 ±15% 時更換);
過濾策略:回油路安裝精度 10μm 的過濾器,油箱呼吸口加裝空氣濾清器。
2. 液壓元件維修技巧
換向閥卡滯修復:
用煤油清洗閥芯與閥孔(去除鐵銹和膠質沉積物);
檢測閥芯與閥孔配合間隙(標準值 0.005-0.01mm,磨損后可研磨閥孔或鍍硬鉻修復閥芯)。
蓄能器維護:
定期檢測氮氣壓力(使用充氣工具,壓力應為系統(tǒng)低工作壓力的 60-70%);
膠囊式蓄能器每 3-5 年更換膠囊(避免老化破裂)。
3. 工具與儀器
工具 / 儀器 用途說明 示例參數(shù)
液壓系統(tǒng)測試儀 檢測系統(tǒng)壓力、流量、溫度 壓力量程 0-70MPa,精度 ±1%
油液顆粒計數(shù)器 檢測油液污染度 可識別 1-100μm 顆粒
液壓拉馬 拆卸液壓泵軸承等過盈部件 拉力范圍 5-50 噸
超聲波泄漏檢測儀 定位微小泄漏點(如 0.01mm 縫隙) 檢測頻率 20-100kHz
典型液壓設備維修案例
1. 挖掘機液壓系統(tǒng)油溫過高(超過 80℃)
可能原因:
散熱器堵塞(散熱片間積塵或油污);
油液黏度選擇不當(夏季誤用 32# 液壓油);
溢流閥持續(xù)溢流(閥芯卡滯在開啟狀態(tài))。
維修步驟:
用壓縮空氣吹掃散熱器(清理后進出口溫差應≥15℃);
更換 46# 抗磨液壓油(黏度指數(shù) VI≥140);
拆卸溢流閥,清洗閥芯并檢測彈簧剛度(標準彈力偏差≤5%)。
2. 液壓機下壓速度不穩(wěn)定(時快時慢)
可能原因:
比例調速閥輸入信號波動(電位器接觸不良);
液壓缸內混入空氣(油液中有氣泡);
液壓泵吸油口濾網部分堵塞(吸油阻力增大)。
維修步驟:
用示波器檢測調速閥電信號(波動應<±0.1V),更換電位器;
執(zhí)行液壓缸排氣操作(往復運行 10 次,打開排氣閥排出空氣);
清洗吸油濾網(濾網孔隙通過率應≥90%)。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