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合金鋼、硬質合金等硬度較高的材料,需要先用低目數的砂紙進行粗磨,以有效去除材料,可選擇 40# - 80# 的砂紙進行初始磨樣,將表面的氧化層和不平整部分快速去除后,再逐步使用較高目數的砂紙進行后續(xù)打磨。
如果試樣表面存在嚴重的氧化皮、毛刺或較大的加工余量,應先用低目數的砂紙進行粗磨,快速去除這些雜質和不平整部分,如 40# - 60# 的砂紙,之后再用較高目數的砂紙進行細磨和精磨。
對于表面狀況較好的試樣,可以直接從較高目數的砂紙開始磨樣,如 150# - 200#,這樣可以節(jié)省磨樣時間,同時避免過度磨削對試樣表面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對于一些對表面平整度和光潔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常規(guī)光譜分析,通常將試樣表面磨到 200# - 400# 砂紙的效果即可滿足要求,能去除表面雜質并提供相對平整的表面,使光譜分析能夠順利進行。
根據試樣的材質、硬度、表面狀況以及光譜分析的具體要求,選擇合適目數的光譜磨樣砂紙。一般來說,材質硬、表面粗糙的試樣先用粗砂紙,材質軟、表面相對平整的試樣可適當選用較細的砂紙起始磨樣。
粗磨
安裝砂紙:將選好的低目數粗砂紙平整地安裝在磨樣機的砂盤上,確保砂紙無褶皺、無松動,與砂盤緊密貼合。如果是手工磨樣,可將砂紙平鋪在平整的工作臺面上。
開始磨樣:啟動磨樣機,讓砂盤以適當的轉速旋轉。手持試樣,將其均勻地壓在砂盤的砂紙上,施加適中的壓力。壓力要根據試樣的材質和硬度來調整,以既能有效磨削又不會使砂紙過度磨損或試樣變形為宜。磨樣時保持試樣與砂紙表面垂直,按照一定的方向進行磨削,一般以直線或圓周運動方式進行,盡量保持磨樣方向的一致性,不要隨意改變方向或來回擺動,以獲得均勻的磨削效果。
觀察進度:在粗磨過程中,要經常觀察試樣表面的磨削情況,及時去除表面的氧化皮、毛刺和不平整部分。當試樣表面大部分不平整區(qū)域被去除,達到初步平整狀態(tài)時,粗磨階段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