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鼻煙壺財力、經(jīng)驗累積與閱讀學(xué)習(xí)并重,切忌心急。應(yīng)重質(zhì)不重量,寧缺勿濫。另外應(yīng)注意的是鼻煙壺的材質(zhì)、色澤與完整性。材質(zhì)雖然以翡翠、玉石與銅胎類較為昂貴,但也綜合判斷其它條件得出論斷。
收藏選購鼻煙壺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原裝
鼻煙壺的壺蓋和軟木塞連著的小勺均要原裝。
2、色澤
鼻煙壺的色澤要鮮潤。
3、完整
鼻煙壺要完整無缺,無崩缺裂損之處,無退色之處。
4、畫工
鼻煙壺的畫工要精細(xì)、干凈,無作作之感,要有藝術(shù)性。
5、壺壁
煙壺外壁要平整光滑,透明度高,沒有砂眼和風(fēng)紋。
6、造型
選購造型悅目、優(yōu)美、勻稱的鼻煙壺。有人比喻鼻煙壺的上方兩邊為“美人肩”,一定要線條優(yōu)美,才有魅力。
7、雕工
鼻煙壺的雕工細(xì)致、美觀。
游牧民族使用鼻煙壺,有其自身的特點,從器物外型、選材用料、繪畫雕刻之細(xì)處均能體現(xiàn)出游牧民族的審美喜好,雖然不同于京壺似大家閨秀之風(fēng),倒也馬背民族雄渾蒼茫的豪俠之氣。本期收藏小編就為大家梳理一下鼻煙壺的大致發(fā)展脈絡(luò),后續(xù)將逐步介紹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鼻煙壺。
雖然鼻煙和鼻煙壺不是誕生于中國,而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但傳入中國后,很快在關(guān)內(nèi)外盛行。初到中國的外國鼻煙壺,均是玻璃制品,王士禎在《晉祖筆記》中寫著:“鼻煙以玻璃為瓶貯之。瓶之形種種不一,顏色具紅黃紫白黑綠諸色,白如水晶,紅如火齊,極可愛玩,以象齒為匙,就象鼻之,遠(yuǎn)納于瓶”。然而終究舶來數(shù)量較少,滿足不了百姓需求,聰明的工藝匠用各式各樣的材料來制作精巧的鼻煙壺,諸如翡翠、寶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屬等材料。越是珍貴材料制成的煙壺,越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18世紀(jì)初中國制作的鼻煙壺,已成為一種流行的手工藝品,并通過歐放商人、羅馬教皇的使節(jié)、各國的使節(jié)和傳教士、官員們逐漸流傳到國外。當(dāng)年沙皇俄國欽差大臣到中國朝拜康熙皇帝,獻(xiàn)上了彼得大帝送給清皇宮的一大批珍貴禮物,而康熙皇帝回贈的禮品是每人一件由工場制作的鼻煙壺。到了清代嘉慶時期,中國的鼻煙壺曾作為國與國交流的珍貴禮品又流傳到海外,名聞遐邇。
除錫、鐵外,金、銀、銅也被用來制作鼻煙壺,歷年拍賣品中,金、銀制品少見,銅制的彩繪鼻煙壺和掐絲琺瑯鼻煙壺價格較高。有學(xué)者認(rèn)定清代順治時期刻程榮章款的銅鼻煙壺,拍場也出現(xiàn)過數(shù)件,如2008年紐約佳士得春拍瑪麗收藏鼻煙壺專拍中,刻有“清治九年程榮章造”款的黃銅刻云龍戲珠圖的鼻煙壺以2750美元拍出,圖錄標(biāo)注制作時間為1840至1910年,顯然否定了其為順治朝作品的可能性。銅胎彩繪鼻煙壺除畫琺瑯制品外,拍場還見有限的粉彩等彩料繪制品。2010年香港邦瀚斯春拍中,清乾隆御制銅胎粉彩籃花鼻煙壺拍至264萬港幣,是歷年貴的銅胎彩繪鼻煙壺。
鼻煙壺從材質(zhì)上分為:金屬、玉石、有機物、陶瓷、料器、內(nèi)畫和琺瑯。內(nèi)蒙以銀器等金屬工藝鼻煙壺為主;遼寧盛產(chǎn)瑪瑙,以瑪瑙鼻煙壺為主;西藏亦以金屬工藝鼻煙壺為主。能夠制作鼻煙壺的材料很多,有金、銅、銀、瓷、料、玉石、珊瑚、瑪瑙、琥珀、翡翠、水晶、木、竹根、木變石、漆器、葫蘆、果核等。
鼻煙壺體型小巧,一般均在10厘米高度以下,因此盡管掐絲琺瑯制作工藝在清三代屬高水平,但因其過于小巧,掐絲制成有難度,傳世鼻煙壺不多,拍場更少。李公偉夫婦收藏的兩件拍出:制作于18世紀(jì)的一件掐絲琺瑯番蓮紋鼻煙壺2004年春拍香港佳士得拍出23.9萬港幣;刻有“乾隆年制”款的掐絲琺瑯勾蓮紋袖珍三足爐形鼻煙壺,2007年紐約佳士得春拍時拍至7.8萬美元。
鼻煙壺拍賣成交(名)
排名 名稱 成交價(萬) 拍賣時間 拍賣行
1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 550 2005.3.30紐約佳士得
2北京造辦處的乾隆粉彩銅胎鼻煙壺(仕女圖) 393 2005.4.1 紐約蘇富比
3清康熙御制銅胎畫琺瑯蓮池圖鼻煙壺 270 2005.3.30 紐約佳士得
4清乾隆御制白料琺瑯彩牡丹翠鳥鼻煙壺 244 2004.4.25 香港佳士得
5清乾隆古月軒煙壺 242 2000.5.6天津文物公司
6清乾隆銅胎畫琺瑯西洋畫景圖鼻煙壺 241 2002.4.29 香港佳士得
7清乾隆御制料胎琺瑯彩梅花圖葫蘆形鼻煙壺 236 2005.3.30 紐約佳士得
8清乾隆御制銅胎畫琺瑯人物圖鼻煙壺 217 2005.3.30 紐約佳士得
9清乾隆牙雕山水人物圖鼻煙壺 198 2005.3.30 紐約佳士得
10清乾隆御制銅胎畫五福人物鼻煙壺 189 2004.4.25 香港佳士得 。
鼻煙壺收藏也在近幾年來屢掀熱潮,這和它曾廣泛的根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大有關(guān)系,且不說在各大拍賣會上動輒上百萬令人瞠目的成交價格,但就其包羅萬象的材質(zhì)和制作工藝,鼻煙壺在當(dāng)今也已吸引了國內(nèi)眾多愛好者與收藏家的關(guān)注。
如果說,有一種收藏品并不地建立在滿足感官的審美意趣上,而是兼顧了審美與使用的雙重功用,它極盡工巧之能事,卻又切實地?fù)?dān)當(dāng)著人們?nèi)粘J褂闷魑锏慕巧?,那么,這種收藏品大概只能是博采眾長的鼻煙壺了。
鼻煙壺被人們珍愛了幾個世紀(jì),不僅作為實用器,更加作為身份地位、審美品位的象征而被上至、下至百姓的“全”所追捧、喜愛和使用,雖然民國以后吸聞鼻煙的習(xí)俗漸漸沒落,但在內(nèi)蒙古的廣大草原牧區(qū)中,互敬鼻煙壺的習(xí)慣依然被保留和傳承下來。在阿拉善、在烏蘭察布……每每見到尊貴的客人、朋友,主人依舊會掏出心愛的鼻煙壺,與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