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鑒定方法
改刻法偽造古錢幣?
改刻法育兩種方法:一是選擇同時代前提較厚的錢,磨去面背原有的文字、改刻成稀見珍品。
中國錢幣在歷史上源遠(yuǎn)流長,品種繁多,千姿百態(tài),是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一個特的板塊。從錢幣品種上來講,國內(nèi)花錢走紅的是宮錢和秘戲錢,其次為人物錢、吉語錢、廟宇錢、上梁錢和錢文錢等。這些錢幣記載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具有內(nèi)涵的民俗文化意義。
通寶制錢鑄于公元1875-1908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后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云、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