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雄寶殿中央或門外丹墀的大香爐,多是銅鐵等金屬鑄造或石雕的,爐身刻有該寺寺名,供信徒插線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爐,有銅、石或瓷質的,用以焚燒檀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一個焚燒檀香的小香爐,盤子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住持和尚上香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后到配殿上香。,多用在書齊焚香。
臥香爐則較適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銅、瓷兩種,把線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斷,平放在臥香爐里燃燒,使灰爐不致飛揚而弄臟供桌。小型木質刻著蓮花形的香爐,有著長長的手柄。只能插一枝香,是進行佛事儀式時,讓主法和尚及齋主奉在手中的,叫手爐。
香爐在華人社會歷史久遠,本來只供焚香用,后來被愛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們玩賞的古董和藝術品了。于是,年代久遠、質料名貴、雕工精美的銅香爐,價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養(yǎng)的意義了。品種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