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紅釉器之所以前代而樹一幟,一方面是窯工們在長期實踐中,找到了釉料配制的正確比例,掌握了燒制紅釉瓷的恰當(dāng)次候;另一方面也與朱元璋曾在洪武三年頒布“以紅色為貴”的規(guī)定有關(guān)(《明史?禮志》),雖然在傳世或出土的洪武器里,紅色的紅釉器較少見,但卻大量出現(xiàn)了用銅紅在釉下繪出花紋圖案的器物,即陶瓷史上的釉里紅器,在紅釉器的大家族中,也算得上一枝秀。永樂時期朱棣皇帝雖普一度崇尚白色,但后期他仍以紅色為貴,例如在景德鎮(zhèn)明代御窯廠遺址中,發(fā)掘出永樂前期地層內(nèi)98%以上器為甜白瓷,紅釉器甚為,而永樂后期地層中的紅釉卻猛增,約占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以上,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永樂前后宮廷色尚的變化。
觀察釉面特征?:老瓷器的釉光滋潤,胎質(zhì)非常瓷糯,而新的瓷器胎比較生硬。老紅釉瓷器的釉面可能會有制作痕跡,如拉胚成胎時留下的橘皮圈,而新瓷器則表面細(xì)膩光滑,沒有這種紋路?
?檢查制作痕跡?:老瓷器有桔皮紋,而新的沒有。老紅釉瓷器屬拉胚成胎,表面有一圈橘皮圈,新釉瓷器屬漿胎制作,表面細(xì)膩光滑,沒有這種紋路?
?觀察底部狀態(tài)?:把紅釉瓷翻過來,觀察其底新舊程度。老紅釉瓷底部有用過摩擦的痕跡,釉底會有損傷劃痕,而新瓷則沒有或用醬油燒色做成舊瓷?
2023年紐約蘇富比春拍「御色晨星:Cadle家族收藏中國單色器珍」圓滿收槌,23件單色釉珍品高溢價成交,總成交額達(dá)707.8萬美元。其中,明宣德祭紅釉碗以187.5萬美元全場。該拍賣會由DonD.Cadle博士及其夫人Ingeborg(Inge)PielenzCadle于上世紀(jì)80年代悉心雅集,部分藏品出自富的大家珍藏,對品相和來源有著極為嚴(yán)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