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基型泵房的基礎與機組基礎分開建筑,屬單層結構。其特點是泵房結構和一般工業(yè)廠房相似,多為磚混結構且無水下結構,設計簡單,施工容易,由于泵房地面進水池高水位,通風、采光及防潮條件都比較好,有利于機組和電氣設備的運行和維護,是中、小型泵站常采用的結構形式。
濕室型泵房的特點是泵房下部有與前池相通的濕室(即進水室),故稱濕室型泵房。該泵房一般分為兩層,下層為進水層,稱為進水室,水泵葉輪淹沒于水面以下直接從進水室吸水;上層安裝電動機和配電設備,稱電機層。有時采用封閉的有壓進水室,則泵房分為三層,下層為進水室,中層為水泵層,上層為電機層。
濕室型泵房適用于安裝口徑在900mm以下的立式軸流泵和導葉式混流泵,水源水位變幅較大及站址處地下水位較高的場合。其優(yōu)點是進水室中充滿水,可以平衡部分水的浮托力,增加了泵房的整體穩(wěn)定性;缺點是泵體淹沒于水下,維修保養(yǎng)比較困難。
泵房布置應根據(jù)泵站的總體布置要求和站址地質條件,機電設備型號和參數(shù),進出水流道(或管道),電源進線方向,對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機組安裝與檢修和工程管理等,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泵房布置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站址地質條件是進行泵房布置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如果站址地質條件不好,必然影響泵房建成后的結構安全。為此,在布置泵房時,采取合適的結構措施,如減輕結構重量,調整各分部結構的布置等,以適應地基允許承載力、穩(wěn)定和變形控制的要求。
②泵房施工、安裝、檢修和管理條件也是進行泵房布置的重要依據(jù)。一個合理的泵房布置方案,不僅工程量少、造價低,而且各種設備布置相互協(xié)調,整齊美觀,便于施工、安裝、檢修、運行與管理,有良好的通風、采暖和采光條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聲、節(jié)能、勞動安全與工業(yè)衛(wèi)生等技術規(guī)定,并滿足內外交通運輸方便的要求。
③為了做好泵房布置工作,水工、水力機械、電氣、金屬結構、施工等密切配合,進行多方案比較,才能選取符合技術、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管理方便原則的泵房布置方案。
箱式泵房的一個重要類別就是濕式型泵房,它是將進水池與泵房合并建造的一種箱式泵房,將進水池布置在泵房的下方,使其整體成為一個濕室,方便設備的運行。這種型式的箱式泵房適用房根據(jù)結構常常還分為墩墻型、排架型、箱型、圓筒形等等,一般箱型是比較常用的。所以這里于進水池水位變幅較大,泵房安裝位置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適合安裝中的臥式軸流泵機組,濕室型泵我們主要介紹的也是箱式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