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塔特點:在現代通訊及廣播電視信號發(fā)射塔工程建設當中,無論用戶選擇地平面或樓頂鐵塔,均起到架高通訊天線,增加通訊或電視發(fā)射信號服務半徑,達到理想的通訊效果.另外樓頂還起到大樓的防雷接地、航空警示。
通訊塔對人體有,但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基站和無線網絡微弱的射頻信號會造成不良的健康影響,沒有規(guī)定安全距離。 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我國在通信基站工作頻率800~3000MHz范圍內,評價電磁場強度的主要指標為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
由于風荷載屬于隨機荷載,風力的大小和方向具有任意性和脈動性,基礎受力同樣也具有任意性和脈動性的特征,所以基礎設計選用荷載取值時,需根據不同的鐵塔形式,選用不利方向的荷載組合標準值進行設計。通信鐵塔所采用的空間桁架結構自重相對較輕,而且掛設通信天線的平臺豎向荷載也不大,因此三角形或四邊形桁架塔塔下基礎頂面的拉力或壓力呈交變性,拉力值一般可達壓力值的以上故桁架塔的基礎抗拔計算特別重要,很多時候基礎的抗拔設計起主導作用。
無線電廣播、通信、導航等方面采用的波段有長波、中波、短波。各種波段的無線電塔桅結構,從其功能上可分成支持物和發(fā)射體兩大類。支持物用來懸掛天線線網,發(fā)射體則利用塔桅結構本身作為天線發(fā)射無線電波。超短波被廣泛應用到公安、交警、消防、水利、、供電、民用航空調度等通訊領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如:“350”兆公安“110”指揮系統(tǒng);“350兆”交警道路指揮通訊系統(tǒng);“350兆”公安消防指揮系統(tǒng);水利防汛抗旱調度指揮系統(tǒng);電業(yè)調度系統(tǒng);移動、聯通通訊系統(tǒng)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的便捷,因此無線電通訊(通信)與現代社會各行業(yè)是分不開的。
通訊塔的結構 通訊塔的結構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塔身:通訊塔的主體部分,一般使用鋼管焊接而成。 2. 平臺:塔身上方用于安裝設備的平臺。 3. 排風系統(tǒng):對塔內空氣進行排放的系統(tǒng)。 4. 抱桿:用于支撐天線等設備。
通訊塔的技術參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平臺參數:設計按多層平臺受力考慮,各層平臺間距通常為5m,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安裝平臺數量。 天線設置:根據所使用的天線類型和數量確定天線的安裝位置和數量。 饋線:用于連接天線和收發(fā)器的電纜,其數量和規(guī)格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避雷針:安裝在塔頂的高度為5米的避雷針,用于保護通訊塔免受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