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流程: 先自己拍照加發(fā)圖給我確認真假再議價當面交易一手交易一手交錢或銀行轉賬. 長期上門回收銀元,上門收購銀元上門交易銀元洋錢,袁大頭,收購袁大頭,船,站人,龍洋,小頭. 真實收購袁大頭.小頭.船洋.光緒元寶.宣統(tǒng)元寶.大清銀幣等各類老銀元,價格公道,信譽,當面驗貨付款,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嘉興杭州可以上門收購,其他地區(qū)約定收購,可為大家免費鑒定銀元(需要實物圖,只要圖片夠清晰夠大我就能辨別真假!),銀元品質對價格影響大,不能擦洗,不能摔,不能磨,否則會降值。 只求真品.假貨勿擾.當天到場上門長期收購。
老銀元的清洗方: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洗銀元的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準備一個盛可樂的空罐、一些純凈水,一些明礬(幾克就可以),后再準備一支羊毛刷就可以了,以上這些材料,基本上沒有什么成本,而且這些材料也非常好找,對于廣大銀元收藏愛好者來說,都是可以辦到的。
,把純凈水放到盛可樂的空罐里面(需要清洗干凈),再把需要清洗的銀元放到里面,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水的多少,需要根據(jù)銀幣的銹蝕的程度來決定,然后再用大火煮沸三到十分鐘,待溫度降低后,再用羊毛刷刷洗一下,這樣,那些比較淺的銹跡基本上就會脫落。
鑒定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看形制是機器沖壓還是翻砂,凡是翻砂版均是假幣;
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風格與當時韻味是否相符,用放大鏡一看就一目了然;
三是看齒輪,假幣齒輪遠不如真幣規(guī)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
四是看顏色,銀元應是白色,有包漿、銀銹,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銀量,顏色略有差異,清朝銀元含銀量高90%,低50%,通常在88%;
五是聽聲音,真銀元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婉轉、柔和,感覺沉穩(wěn),而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短促,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假銀元聲音低啞或為“啞版”;
六是用比重法測試,白銀的比重為10.5,低于黃金、白金比重,而銅、錫、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由于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錫、鋅等其他金屬,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即可辨出真?zhèn)巍?br />
一、看成色
真銀圓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圓,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污銹后,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底的銀圓或假銀圓,色澤暗淡并有偏色現(xiàn)象,含紅銅的銀圓帶微紅色,含黃銅的銀圓帶微黃色,含白銅的銀圓帶微青色,含鉛的銀圓帶灰黑色,含鋅的銀圓帶青灰色。
對不符合銀元標準的銀元進行成色鑒定??捎孟跛嵋狐c試法。先將某個部位擦拭干凈或銼一小口,滴上硝酸后,如冒綠沫,其成色不高。觀其顏色,成色在92%以上的銀元,其顏色基本不變。成色在90%的其顏色為膚黃或呈淺褐色。成色為80%左右,其色澤呈黑褐色。成色為70%左右的,呈淡綠色。成色為50%左右的,則會呈深綠色。
二、聽音韻
真銀圓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婉轉、柔和,感覺沉穩(wěn)。含銅量高的假銀圓,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尖高,含銅鍍銀的假銀圓聲音尖銳短促,含鋅量高的假銀圓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圓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圓聲音低啞或成“啞版”。但要注意因某種原因,一些經(jīng)火燒、或受鹽堿等地理環(huán)境所影響的真銀元,也會出現(xiàn)音質低啞或成“啞版”現(xiàn)象。這就需要從其他幾個方面進行考證。
凡成色高的銀元,聲音一般較柔和悅耳。不足成色的銀元,因含銅量高,聲色嘶啞、短促而又渾濁。假銀元音長尖高或低悶。聽聲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輕輕捏住銀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銀元敲擊其邊緣,聽其聲音進行鑒定,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銀元挑出來,再行鑒別。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數(shù)量(8至25枚左右)的銀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聽其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并結合圖案、花紋來鑒定。
目前很多古錢幣收藏市場都是綜合市場,雖然每個店主都能收銀元,但部分不是做銀元的,無法分辨銀元真?zhèn)巍U麄€市場每天收購的銀元,都會流傳到少數(shù)幾個銀元幣商手上,幣商收袁大頭現(xiàn)在大約在1150-1500元。店主只負責牽線搭橋,客戶來了,把銀元幣商叫過來驗貨,自己負責協(xié)商價格,掏錢買貨。后將整批貨加錢交給幣商,賺取自己的業(yè)務提成。店主完全不必承擔一點真假風險,所以收銀元這塊利潤看得不高。大家或許奇怪,幣商自己有錢有技術,為什么不撇開店主,自己多賺利潤呢?原因有二,其一是很多人不知道幣商的存在,他們需要用這種利潤激勵辦法,讓所有店主給自己提供貨源信息。不給好處,誰幫你做事?其二市場每個經(jīng)營者都有自己的,銀幣幣商如果有其它類型藏品的業(yè)務,也需要每個店主的知識和渠道。如果你在銀幣店里賣銀元,那么恭喜你,你的賣價基本就是市場的高收價了。這叫對口,找對了渠道。
幣商收了銀元后,除了留下一部分零售,維護自己的藏家客戶。大部分都供應給了銷售渠道,袁大頭供應價格在1200元左右。大部分銀元銷售商以前也是市場幣商,互聯(lián)網(wǎng)加剛興起的時候,很多幣商參與了各種銷售平臺,后堅持下來,積攢了豐富客戶資源的只有少數(shù)人。大家看到網(wǎng)上標價1500元出售的袁大頭就是他們標的價格。1200元進貨,標價1500元出售,這是否算暴利呢?我們來看看銷售商的成本開支。
是評級費用,銷售商的客戶,并非人人都懂真假,隔著屏幕也分不清真假。評級公司的信譽遠高過個人信譽,所以每個銀幣都評級出售。
第二是員工、場地、物流開支。市場幣商一人一店,一批銀元一個包裹。零售商需要大場地,賣出一百個銀元就要發(fā)一百個包裹,生意好的需要請的打包和客服人員。場地租金、員工工資、物流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三是推廣費用和平臺抽成。想要獲得更多人關注,在推廣這塊就要花成本;平臺也會根據(jù)成交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抽成。這一塊的成本是被平臺賺走了。
第四是促銷活動。凡是人氣旺的零售商都很會調動客戶情緒,他們經(jīng)常會把藏品虧本便宜賣,用放漏的行為來吸引客戶,這方面是純砸錢做宣傳。
以上四個方面成本開支大約20%,所以一塊袁大頭的售前成本約在1450元,標價1500元出售,也算是賺辛苦錢吧。
門回收清代民國老銀元,作為錢幣愛好收藏者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所使用的流通貨幣并不是以紙幣為主,而更多的則是以貴金屬金、銀為主。尤其是銀子的使用更是在古代貨幣體系中隨處可見,直至民國時期,使用銀來鑄造的錢幣更是成為了主要的流通貨幣,也就是收藏者們口中所俗稱的銀元。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銀元制度被廢除,轉化成了如今所使用的紙幣制度,那么在銀元制度被廢除之后,大量回收的銀元又是怎樣處理的呢?其實,銀元被回收之后主要且為直接的一種處理辦法,就是將其全部溶解,然后再將這些銀溶液進行二度加工,對其溶液進行提純,在制造成我們現(xiàn)如今所看到的部分紀念幣,或者是紀念章,這一方法是處理回收銀元古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所發(fā)行的紀念幣就是使用回收銀元溶解提純的方法所鑄造的,長年回收,有意者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