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翻出的乾隆通寶,鑒定說值200萬,真的值那么多嗎?
服務項目 |
瓷器,玉器,錢幣,字畫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清高宗乾隆天子于公元1735年登基,在位的60年里發(fā)揮其“文治武功”的治國計策,締造了封建社會里末了一個光輝盛世,之后平易近間便哄傳佩戴“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裔藏家所愛慕。
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鐫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作模,翻鑄母財。這些母財宣布到各地,各地則用母財制范鑄幣。母財錢的雕制是很的,現在所見雕母都是金黃色的銅制,是質地精良的銅材。銅雕母的錢文很精彩,字口深竣。雕母財不見刀蛛絲馬跡象,比同版通順的錢稍大些、厚重些。雕母財被制成錢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后開模,掏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即成。
乾隆通寶發(fā)行于乾隆年間,為當時的輝煌盛世做出了的貢獻,后來被民間盛傳佩戴乾隆通寶可以驅災,同時“乾隆”同音于“錢隆”,因此受到了無數收藏愛好者的喜愛。這枚通寶的特點非常鮮明,背面寫有滿文,直徑2.5厘米,重約2.4-4.8克,由銅材質鑄造而成。在收藏市場中,乾隆通寶的種類包括有雕母、母錢、樣錢三種。乾隆通寶的發(fā)展前景可以說是大有前途,不僅僅有經濟價值,還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又直接影響著經濟價值。可以說,它的前景是無量的.收集到古錢幣難度就非常大,近年來,隨著市場收藏投資不斷升溫,此枚錢幣覆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也具有收藏價值。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