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刺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可作為行道樹、住宅區(qū)綠化樹種、水土保持樹種、荒山造林樹種等。泓森槐生長迅速,木材堅(jiān)硬,紋理細(xì)致,耐水濕,抗腐朽,易燃,熱值高,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和能源樹種。
做畦前每畝施有機(jī)肥1000公斤,碳銨、過磷酸鈣各50公斤,耕翻、耙平后,在畦面上撒100∶1的麩皮、甲胺磷毒餌,以防螻蛄等地下害蟲危害。畦面南北向?qū)?.5米長12米左右畦埂寬50厘米,畦面與地面相平。
溫床催芽排根蓋膜后,床面溫度保持在20~25℃以促發(fā)芽。約15~20天開始出芽,30天左右苗出齊。前期氣溫低,畦床內(nèi)不宜噴水。
苗期管理移栽后一周內(nèi)每天澆水一次,以保成活。5月中旬幼苗成活后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洇水一遍;6月中旬每畝再追施尿素15~20公斤,并洇水。適時(shí)松土除草,促進(jìn)苗木生長。
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時(shí)有棱脊,微被毛,后無毛;具托葉刺,長達(dá)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狀復(fù)葉長10~25(~4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小葉2~12對,常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圓,微凹,具小尖頭,基部圓至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shí)被短柔毛,后變無毛;小葉柄長1~3毫米;小托葉針芒狀。
前緣合生,先端鈍尖;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分離;子房線形,長約1.2厘米,無毛,柄長2~3毫米,花柱鉆形,長約8毫米,上彎,具毛,柱頭頂生。莢果褐色,或具紅褐色斑紋,線狀長圓形,長5~12厘米,寬1~1.3(~1.7)厘米,扁平,先端上彎,具尖頭,果頸短,沿腹縫線具狹翅;花萼宿存,有種子2~15粒;種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澤,有時(shí)具斑紋,近腎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種臍圓形,偏于一端?;ㄆ?~6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