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金森女貞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大型常綠灌木,高3-5米,葉及樹干無毛。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幼枝圓柱形,稍具棱,節(jié)處稍壓扁。葉片厚革質,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稀卵形,長5-8(-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至圓形,葉緣平或微反卷,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黃綠色,具不明顯腺點,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呈紅褐色,側脈4-7對,兩面凸起;葉柄長0.5-1.3厘米,上面具深而窄的溝,無毛。
圓錐花序塔形,無毛,長5-17厘米,寬幾與長相等或略短;花序軸和分枝軸具棱,第二級分枝長達9厘米;花梗極短,長不超過2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1.5-10毫米;花萼長1.5-1.8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具不規(guī)則齒裂;花冠長5-6毫米,花冠管長3-3.5毫米,裂片與花冠管近等長或稍短,長2.5-3毫米,先端稍內折,盔狀;雄蕊伸出花冠管外,花絲幾與花冠裂片等長,花藥長圓形,長1.5-2毫米;花柱長3-4毫米,稍伸出于花冠管外,柱頭棒狀,先端淺2裂。
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10毫米,寬6-7毫米,直立,呈紫黑色,外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1月。
日本女貞系列彩葉新品。葉革質,厚實,有肉感; 春季新葉鮮黃色,至冬季轉為金黃色,部分新葉沿中脈兩側或一側局部有云翳狀淺綠色斑塊,色彩明快悅目;節(jié)間短,枝葉稠密?;ò咨?,果實呈紫色。
生低海拔的林中或灌叢中。喜光、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酸性、中性和微堿性土均可生長。
1、耐熱性強:35℃以上高溫不會影響其生態(tài)特性和觀賞特性,仍顯翠綠。
2、耐寒性強:種植區(qū)域可達北京以南,西安以東,可耐-9.8℃低溫。
3、金葉期長:春、秋、冬三季金葉占主導。只有夏季持續(xù)高溫時會出現(xiàn)部分葉片轉綠的現(xiàn)象。冬季植株下部老葉片有部分轉綠現(xiàn)象,但溫度越低,新葉的金黃色越明艷。
原產(chǎn)日本,我國各地有栽培,為日本女貞的變種。朝鮮南部也有分布。原種分布于日本關東以西,本州、四國、九州及中國的臺灣。
扦插初期,插穗剛離開母體,仍有較大的蒸騰強度,插穗吸水能力極弱,因此插穗不失水是扦插成功的關鍵所在,故保濕設施是基本的必要設施。
采穗母本:
1.病害預防和營養(yǎng)補充。在采穗天左右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肥噴施一次,在采穗前2至3天再噴一次。
2.采穗。按母株修剪要求采穗,采下后的枝條注意保濕,在高溫的晴天應在早晨9:00前或傍晚采穗。插穗大多選取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枝條。佳的采穗時間應該是5至6月和9至10月各一次,這兩次穗條質量好。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