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土石楠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根據(jù)園林綠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圓錐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園林中孤植或基礎(chǔ)栽植均可,叢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叢,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扶芳藤、俏黃蘆等組成美麗的圖案,獲得賞心悅目的效果。
石楠(學(xué)名:Photinia serratifolia (Desfontaines) Kalkman)是薔薇科、石楠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米,有時可達12米;枝褐灰色,無毛。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尾尖,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后兩面皆無毛;葉柄粗壯,幼時有絨毛,以后無毛。復(fù)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密生,花瓣白色,近圓形,內(nèi)外兩面皆無毛;花藥帶紫色;果實球形,紅色,后成褐紫色;種子卵形,棕色,平滑?;ㄆ?-5月,果期10月。
花期6-7月,復(fù)傘房花序頂生,直徑10-16厘米;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梗長3-5毫米;花密生,直徑6-8毫米;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3-4毫米,內(nèi)外兩面皆無毛;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nèi)輪較花瓣短,花藥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有柔毛。
果10-11月成熟,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后成褐紫色,有1粒種子;種子卵形,長2毫米,棕色,平滑。 該種葉片形狀變異較大,由長橢圓形、長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可達22厘米,葉邊有細鋸齒,幼苗期鋸齒有針刺。分布于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在中國分布于安徽、甘肅、河南、江蘇、陜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
喜光稍耐蔭,深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質(zhì)土壤為適宜,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雜木林中。能耐短期-15℃的低溫,喜溫暖、濕潤氣候,在中國河南焦作、陜西西安及山東等地能露地越冬。
扦插,準備:選擇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塊做苗圃地。插床寬100厘米、長20-30米,插床四周裝擋板,擋板高度為12厘米。床面用高錳酸鉀200倍液噴灑消毒,然后鋪設(shè)基質(zhì),基質(zhì)中黃心土占70-80%、細沙占20-30%,厚10厘米左右,將床面整平,24小時后可進行扦插。
扦插株行距為4厘米×6厘米,深度為插條的2/3。應(yīng)隨剪隨進行藥劑處理隨扦插,扦插完畢后立即澆透水,對葉面噴灑1000倍的多菌靈和?!じd\混合液,立即搭好小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密封,緊貼薄膜再覆蓋透光率50%的遮陰網(wǎng)。也可在早春,采一年生成熟枝條扦插。
水肥,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時澆水。生長期注意澆水,特別是6-8月高溫季節(jié),宜半月澆1次水。春夏季節(jié)可追施一定量的復(fù)合肥和有機肥。防寒,新移植的石楠一定要注意防寒2-3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風(fēng)屏障,在南面向陽處留一開口,接受陽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或其他覆蓋物,以防根部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