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花梨木苗,花櫚木,黃花梨,花貍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溫度及降水條件
黃花梨分布區(qū)常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23--25℃,極端低溫6.6℃,雨量分配極不均勻,雨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
地形地勢條件
本種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陡坡、山脊、巖石裸露、干旱瘦瘠地均能適生。為陽性樹種,在過分蔭蔽的密林中,幼樹生勢衰弱;在郁閉度較小的林分中能長成直干大樹。結(jié)實雖然豐富,但天然下種時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樹不多。
人工栽培萌芽力強
萌芽力較強,現(xiàn)存林木多為萌生小徑木。天然林木生長較慢,人工栽培的林木生長較快,長勢良好。
換葉及花果期
一般每年換葉一次,特別干旱時則葉全落,初雨至時,花葉同時抽出,10--12月果實陸續(xù)成熟。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16米,胸徑可達40厘米;樹皮灰綠色。平滑,有淺裂紋。小枝、葉軸、花序密被茸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3-32.5(-35)厘米;小葉(1-)2-3對,革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3-13.5 (-17)厘米,寬 2.3-6.8厘米,先端鈍或短尖,基部圓或?qū)捫ㄐ?,葉緣微反卷,上面深綠色,光滑無毛,下面及葉柄均密被黃褐色絨毛,側(cè)脈6-11對,與中脈成45°角;小葉柄長3-6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總狀花序腋生;長11-17厘米,密被淡褐色茸毛;花長2厘米,徑2厘米;花梗長7-12毫米;花萼鐘形,5齒裂,裂至三分之二處,萼齒三角狀卵形,內(nèi)外均密被褐色絨毛;花冠中央淡綠色,邊緣綠色微帶淡紫,旗瓣近圓形,基部具胼服體,半圓形,不凹或上部中央微凹,翼瓣倒卵狀長圓形,淡紫綠色,長約1.4厘米,寬約1厘米,柄長3毫米,龍骨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6厘米,寬約7毫米,柄長3.5毫米;雄蕊10,分離,長1.3-2.5厘米,不等長,花絲淡綠色,花藥淡灰紫色;子房扁,沿縫線密被淡褐色長毛,其余無毛,胚珠9-10粒,花柱線形,柱頭偏斜。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5-12厘米,寬1.5-4厘米,有喙,果頸長約5毫米,果瓣革質(zhì),厚2-3毫米,紫褐色,無毛,內(nèi)壁有橫隔膜,有種子4-8粒,稀1-2粒;種子橢圓形或卵形,長8-15毫米,種皮鮮紅色,有光澤,種臍長約3毫米,位于短軸一端?;ㄆ?-8月,果期10-11月。
生長分布
喜溫暖,但有一定的耐寒性。對光照的要求有較大的彈性,全光照或陰暗均能生長,但以明亮的 散射光為宜。喜濕潤土壤,忌干燥。
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qū)。越南亦有分布。分布于全球熱帶地區(qū),主要產(chǎn)地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國海南、云南及兩廣地區(qū)已有引種栽培。
采種選種
花櫚木采種時宜選擇15年以上、生長健壯、發(fā)育正常、干形通直、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樹?;澳竟麑嵰话阌诿磕?2月大量成熟,當果皮由黃綠變成黃褐色時就可進行采種,果實采回后須充分曬干,并將果莢揉碎,除去果莢邊緣后獲得種子?;澳痉N子一般出種率約70%,平均每千克有種子3550~4500粒?;澳痉N子不能長時間置放,好隨采隨播,否則會影響出種率及出芽率。
苗木培育
播種前要平整苗床,要對苗床噴灑高錳酸鉀或托布津進行消毒。
花梨種子發(fā)芽容易.播種前用清水浸種24小時,撈出晾干后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床面上,然后覆蓋細土1cm左右,再蓋一層薄草,或用遮光網(wǎng)搭蔭棚遮光。種子播種后,要早晚淋水,保持播床適當濕潤,約半個月發(fā)芽。新鮮飽滿 種子發(fā)芽率達90%以上。
九江祥瑞綠化種苗有限公司 3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