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黃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黃柏是蕓香科黃柏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前者被稱為“川黃柏”,后者被稱為“冠黃柏”??扇胨?,具有清熱燥濕、瀉火清蒸、治瘡的功效。
【漢語拼音】hu ngb("白"是復音詞,所以" HuNGBI "不能誤讀為HuNGBI或HuNGB)
【拉丁名】黃柏
[英文名]黃柏
【別名】小檗、臭柏、小檗、小檗皮。
[科和屬]蕓香科黃柏
【性狀】黃柏為板狀或淺槽型,長寬不同,厚度為3 ~ 6mm。外表面黃棕色或黃棕色,平坦或有縱向溝紋,部分可見穿孔痕跡和殘留的灰棕色粗糙皮。內(nèi)表面為暗黃色或淺棕色,有細縱肋。輕,硬,纖維橫截面,分裂和分層,暗黃色。味道溫和,味苦,嚼起來有粘性。黃柏厚2 ~ 4 mm。外表面黃綠色或淺棕黃色,扁平,有不規(guī)則縱向裂紋,小而少見的皮孔,偶有灰白色粗糙皮渣。骨表面呈黃色或黃褐色。輕、硬,橫截面為亮黃色或黃綠色。
辨認法
(1)本品粉末為黃綠色或黃色。纖維為亮黃色,直徑16 ~ 38微米,常成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體,形成晶體纖維;晶體細胞壁木質(zhì)增厚。石細胞呈亮黃色,圓形或紡錘形,直徑35 ~ 128微米,部分分枝,分枝尖銳,壁厚,紋層明顯。草酸鈣晶體直徑約為24 m。
(2)取本品粉末1克,加入乙醚10毫升,搖勻,過濾,濾液揮發(fā),加入1毫升冰醋酸溶解殘渣,加入1滴硫酸,靜置至溶液變成紫棕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入5ml甲醇,加熱回流15分鐘,過濾,濾液加入5ml甲醇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取黃柏對照藥材0。1g,用同樣的方法制成對照藥液。然后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使其含0。5mg溶液,作為參考溶液。根據(jù)薄層色譜試驗(附錄 b),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l,置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用苯-乙酸乙酯-異丙醇-甲醇-濃氨水作為試驗溶液(6:1)。5:1。5:0。5)作為展開劑,放入飽和氨蒸氣的顯影筒中,顯影,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燈(365nm)下檢查。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色譜相對應的位置出現(xiàn)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出現(xiàn)了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二、定植方法
在事先整好的定植地上,按穴距3~4米開穴,穴深30~60厘米、寬80~10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廄肥5~10千克作底肥,與底土拌勻,上蓋10厘米細肥土。在雨后土壤濕潤時起苗,連土挖出,盡量少損傷根系,如掘傷根皮,可自損傷處剪去,剪去根部下端過長部分。每穴栽苗1株,將苗擺正,覆土至一半時,提苗舒根,然后繼續(xù)覆土至與地面平齊,踏實,澆透水,待水下滲后,再蓋一些細土,使根基培土略地面。
黃柏主要的病蟲害有哪些?黃柏病蟲害怎么樣防治?
1、銹病
主要危害葉片,5~7月發(fā)生。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黃綠色圓形小點,以后變大,突起,呈橙黃色病斑,破裂后散出鎊黃色的夏孢子,嚴重時整個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用25%粉銹寧7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噴霧,每周1次,2~3次即可。
2、煤污病
主要危害葉部和嫩枝。發(fā)病后葉片上出現(xiàn)煤煙狀鉛黑色霉層,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受到嚴重影響,植株生長衰弱。
防治方法:
①冬季加強幼林管理,合理修枝,改善林內(nèi)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趪?0%樂果1000倍液防治蚜蟲和介殼蟲;
?、郯l(fā)病期間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噴霧。
黃柏主要的病蟲害有哪些?黃柏病蟲害怎么樣防治?
3、花椒鳳蝶
以幼蟲咬食葉片,每年發(fā)生多代。
防治方法:
①利用天敵,即寄生蜂抑制鳳蝶發(fā)生;
?、谠谟g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噴施,每周1次,2~3次即可。
4、地老虎
在育苗期幼蟲咬斷根莖,影響植物養(yǎng)分的傳輸。
防治方法:用90%敵百蟲拌毒餌(炒過的麥麩等)進行誘殺。
5、蚜蟲
一般發(fā)生在幼苗及定植后1~4年的幼齡樹上。
防治方法:
?、俣厩鍒@,將枯枝落葉深埋或燒毀;
②發(fā)生期可噴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7~10天一次,連續(xù)數(shù)次。
以上就是耕種幫種植網(wǎng)介紹黃柏病蟲害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補充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哪里適宜種植黃柏樹?怎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黃柏樹生長發(fā)育?
黃柏對氣候適應性強,苗期稍能耐陰,成年樹喜陽光。多見于避風山間谷地,混生在闊葉林中。喜深厚肥沃土壤,喜潮濕,喜肥,怕澇,耐寒,尤其是關黃柏更比川黃柏耐嚴寒,因此,以山西呂梁山為界,以北適宜種關黃柏,以南適宜種川黃柏。黃柏幼苗忌高溫、干旱。
1、黃皮樹適宜生長在云貴高原東部及其延伸地帶,海拔1000~2000米處。黃皮樹喜溫和、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是較喜蔭的樹種,要求避風和稍有蔭蔽,喜混生在雜木林中,在強烈日照和空曠環(huán)境下生長不良,在肥沃、松軟、潮濕的砂質(zhì)壤土上生長良好。
2、黃檗適宜生長在小興安嶺、完達山、長白山及大興安嶺中南段一帶,垂直分布可達700米。多見于排水良好的河谷兩岸緩坡地,或雜木林中采光較好的縫隙處。具有較強的耐寒、抗風能力,苗期稍能耐蔭,成年樹喜光照、濕潤,不耐蔭蔽、不耐干旱,在土層深厚、濕潤、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上生長良好,在干旱瘠薄的山谷或黏土層上生長發(fā)育不良。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