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銷售楓香苗,澳門楓香苗,銷售楓香苗,供應楓香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寶塔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楓香育苗技術(shù)之播種
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fā)芽早而整齊。楓香種子小,千粒重為3.2至5.6克,播種量為每畝0.5至1.0公斤(條播每畝為0.5至0.7公斤,撒播每畝為1.0公斤)。條播行距為20至25厘米,溝底寬為6至10厘米,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nèi)。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播種后可用篩子篩一些細土覆在種子上,以略微看到種子為度,并在其上覆一層稻草。也可不覆土,直接在苗床上覆蓋稻草,用棍子將草壓住,以防風吹。苗木出土前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鳥獸為害。
楓香育苗技術(shù)之苗期管理
1.適時揭草:播種后25天左右種子開始發(fā)芽,45天幼苗基本出齊。場圃發(fā)芽率為12.3%至57%,平均為35.6%。幼苗基本出齊時要及時揭草。揭草好分兩次進行,次揭去一半,5天后再揭另一半。
2.間苗補苗:揭草后,幼苗長至3至5厘米時,選陰天或小雨天及時間苗和補苗。用竹簽移出較密的苗,去泥,放在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根一二分鐘,再按8x12厘米的株行距栽于缺苗的苗床上,然后澆透水即可。間苗后,每平方米保留楓香苗70至80株。
3.施肥與排灌:幼苗揭草后40天或移栽后30天,可適當追施一些氮肥。次追施濃度要小于0.1%,以后視小苗生長情況,每隔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濃度不O.5%。整個生長季節(jié)施肥二三次。前期可施些氮肥,后期可施些磷、鉀肥。施肥應在下午3點以后進行。下雨時要及時排除苗圃地的積水,防止爛根。天氣持續(xù)干旱要進行澆灌。
4.松土除草:在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松土除草。苗小時一定要用人工拔草。楓香苗木長到30厘米以上時,可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但應慎重選擇除草劑品種,嚴格按使用說明操作,以免產(chǎn)生藥害。
楓香種植技術(shù)與造林
一、造林技術(shù)
1、種植時間:12月下旬苗木落葉后至次年2月中旬放葉前均可進行。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山谷、山坡下部或中部,也可作為樹種在瘠薄立地上造林。
2、造林密度:株行距5×4m,畝均33株。
3、苗木要求:2年生,苗高80-100cm,地徑>1cm。
4、開塘標準:種植穴60×60cm,深度不小于40cm。
5、種植要求:保濕土種植,定植后用柴草覆蓋遮蔭。
二、撫育管理年度管理:栽植當年撫育2次,好施肥1次,以農(nóng)家肥為主。第2、3年每年撫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閉,繼續(xù)撫育1次。除草松土不可損傷植株和根系。
楓香苗重要病蟲害防冶
1、苗木莖腐病:一般在雨季后發(fā)生。要加強培育管理,排除積水;高溫干旱期進行行間鋪草及灌水抗旱,以降低地溫;及時清除病苗。
2、楓蠶、櫟黃枯葉蛾和金龜子等,成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于6-7月摘除繭蛹,幼蟲群集期間用90%敵百蟲或馬拉松800倍液噴殺。金龜子成蟲可用敵百蟲或馬拉松的500倍液噴殺。
楓香的幾種繁殖方法;
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fā)芽早而整齊。皖南近年來播種時間都選在春季3月10~20日之間(因楓香種子籽粒小,播種前可不進行處理)。
播種量:楓香種子籽粒小,千粒重為3.2~5.6克,每公斤種子18~32萬粒,場圃發(fā)芽率20%~57%,播種量為每畝0.5~1.0公斤(條播每畝為0.5~0.7公斤,撒播每畝為1.0公斤)。
播種方法:可采用條播或撒播。
條播:行距為20~25厘米,溝底寬為6~10厘米,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nèi)。
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播種后覆土,可用篩子篩一些細土覆蓋在種子上,以微見種子為度,并在其上覆一層稻草。也可不覆土,直接在播種后的苗床上覆蓋稻草或茅草,用棍子將草壓好,以防風吹。苗木出土前要做好保護工作,以防鳥獸危害。
楓香園林用途
楓香樹干通直,樹體雄偉,秋葉紅艷,取植、叢植、群植均相宜。山邊、池畔以楓香為上木,下植常綠灌木,間植槭類,人秋則層林盡染,是南方的秋色葉樹種。亦可孤植或叢植于草坪、壙地,并配以銀杏、無患子等秋葉變黃樹種,使秋景更為豐富燦爛。
全國楓香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