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映山紅,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資源)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后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重瓣紫萼杜鵑”、“紫樓春”、“矮化云錦杜鵑”、“恨天高”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杜鵑花分為“五大”品系:即春鵑品系、夏鵑品系、西鵑品系、東鵑品系、高山杜鵑品系。
原產(chǎn)于東亞,分布于中國、日本、老撾、緬甸和泰國。
產(chǎn)自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為普遍,繁殖量大;壓條成苗快,嫁接繁殖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7]
扦插
此法應用廣,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性狀穩(wěn)定。①時間,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在6月上、中旬,春鵑、夏鵑在6月中下旬,此時枝條老嫩適中,氣候溫暖濕潤。②插穗,取當年生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保留頂部3片至5片葉,保濕待插;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質可用蘭花土、高山腐殖土、黃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長的1/3至1/2為宜,扦插完成后要噴透水,加蓋薄膜保濕,給予適當遮蔭,一個月內(nèi)始終保持扦插基質濕潤,毛鵑、春鵑、夏鵑約一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約需60天至70天。 [7]
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于生根??捎?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yǎng)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fā)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jié)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后,把扦插條在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天用噴壺將盆內(nèi)培養(yǎng)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后澆一次透水。插好后,花盆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扎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后重新扎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nèi)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干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10天后仍要經(jīng)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nèi)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后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后生根。此后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余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制造養(yǎng)分。
壓條
一般采用高技壓條。杜鵑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具體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鵑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10-12厘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厘米寬的一圈環(huán)形枝皮,將韌皮部的篩管輕輕剝離干凈,切斷葉子制造有機物向下輸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細胞分裂而形成瘤狀突起,萌發(fā)根芽。然后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松松地包卷兩圈,在環(huán)形切口下端2-3厘米處用細繩扎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濕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形的上端口扎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著枝干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nèi)泥土經(jīng)常濕潤,以利枝條上傷口愈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須。大約在3-4個月后根須長至2-3厘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土壤
杜鵑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杜鵑專類園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于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杜鵑栽植地土壤板結,堿性嚴重,所以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后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并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于杜鵑正常生長。栽后踏實,澆水。 [
栽種
杜鵑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jié)栽植,架設蔭棚,定植時使根系和泥土勻實,但又不宜過于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tài),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于排水。 [7]
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于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nèi),冬季置于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低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停止生長。 [7]
澆水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jié),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堿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后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后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后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修剪
修剪整枝是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從而使長勢旺盛。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數(shù)病枝、纖弱老枝,結合樹冠形態(tài)刪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于植株生長。對于杜鵑園須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有枯枝、病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7]
花期
若想春節(jié)見花,可于1月或春節(jié)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nèi)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jié)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于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nèi)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jié)花期,隨心所愿,四時開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褐斑病
是杜鵑一種主要病害。病害初發(fā)時,葉面上出現(xiàn)褐色小斑點,逐漸發(fā)展成不規(guī)則狀大斑點,病斑上產(chǎn)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使受害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花蕾的發(fā)育。這種病常發(fā)生于梅雨季節(jié)濕度大的時候。
治療方法是平時要注意讓植株通風透光,不使?jié)穸冗^大,并增施有機肥及氮磷鉀混合肥,增強植株抗侵染及生長能力。如果發(fā)現(xiàn)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燒毀。病害發(fā)生初期,噴灑0.5%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劑,并加4%面粉增加粘附力。葉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治療。 [7]
黃化病
缺鐵黃化病常發(fā)生在土壤偏堿的地區(qū),病情輕時,只出現(xiàn)植株遲綠現(xiàn)象;嚴重時,葉組織可全部變黃,葉片邊緣枯焦。發(fā)病時,以植株頂梢的葉片上表現(xiàn)為明顯,一般皆由內(nèi)部缺鐵所造成。
防治方法是改變土壤中缺鐵性質,降低土壤堿度。增施有機肥改造粘質土壤。對缺鐵植株可直接噴灑O.2%一0.3%硫酸亞鐵液。也可在植株周圍土壤上用筷子戳幾個深15厘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慢慢注入,將孔注滿,以增加土壤酸性、減少堿性。 [7]
黑斑病
發(fā)病情況及發(fā)病環(huán)境條件與褐斑病類似,防治也可采用類似辦法。 [7]
軍配蟲
軍配蟲成蟲體小而扁平,長約4毫米,黑色,是對常綠杜鵑危害嚴重的一種害蟲,常在葉片背后刺吸葉液為害,被害處葉面上面出現(xiàn)黃白色斑點,使葉片脫落,造成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及開花。溫室中杜鵑極易發(fā)生此蟲。
防治方法主要是用藥物噴殺??捎?0%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觀賞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fā)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jīng)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tài)。杜鵑專類園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墻或屏障。
藥用
根(杜鵑根):酸、甘、溫。,止痛,,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經(jīng)不調,崩漏,痛,跌打損傷。葉(杜鵑葉):酸,平。清熱,止血。用于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ǎǘ霹N):酸、甘,溫。,調經(jīng),濕。用于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崩漏,跌打損傷,痛,吐血,衄血。
【佤藥】歹哩?。夯?、果實治療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跌打損傷,痛,吐血,衄血;療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崩漏,腸風下血,閉經(jīng)《滇藥錄》。
經(jīng)濟
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fā)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詩詞
自唐宋以來,詩人,詞人皆多題詠。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于山野,妝點于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歡心。自唐宋詩人白居易、杜牧、蘇東坡、辛棄疾、至明清楊升庵、康熙有贊譽杜鵑花的佳作。
大詩人李白見杜鵑花想起家鄉(xiāng)的杜鵑鳥,觸景生情,懷念家鄉(xiāng),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br />
典故
關于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yōu)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后隱居修道,死了以后化為子規(guī)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是由于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zhàn)。 杜鵑花,它已經(jīng)融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成為了歷史的點綴品,
市花
中國長沙、無錫、九江、鎮(zhèn)江、大理、嘉興等城市。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