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紅葉李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紅葉李(別名:紫葉李),薔薇目薔薇科李屬植物。該類植物原產(chǎn)于亞洲西南部,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qū)廣為種植。紅葉李為灌木或小喬木,多分枝,枝條細長,暗灰色,有時有棘刺;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極稀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花1朵,稀2朵,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匙形,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月,果期8月。其喜陽光、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多分枝,枝條細長,開展,暗灰色,有時有棘刺;小枝暗紅色,無毛;冬芽卵圓形,先端急尖,有數(shù)枚覆瓦狀排列鱗片,紫紅色,有時鱗 片邊緣有稀疏緣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極稀橢圓狀披針形,長(2)3-6厘米,寬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鋸 齒,有時混有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中脈微下陷,下面顏色較淡,除沿中脈有柔毛或脈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中脈和側(cè)脈均突起,側(cè)脈5-8對;葉柄 長6-12毫米,通常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無腺;托葉膜質(zhì),披針形,先端漸尖,邊有帶腺細鋸齒,早落。
壓條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進行,在壓條上選擇適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劃兩道刻痕,間距1.5厘米左右,然后對刻痕間的表皮進行環(huán)剝,環(huán)剝后立即套上塑料袋,并在下刻痕下部將塑料袋系死,然后將調(diào)好的沙壤土泥漿放入塑料袋,捏成球狀,泥球要將環(huán)剝處包裹住,并使其處于泥球的中部,然后將塑料袋上口系死。塑料袋封好后要經(jīng)常進行檢查,查看泥球是否干硬,假如土球柔軟,說明包扎效果較好,土壤含水量較高。大約45天后傷口可以愈合并開始生根,秋末落葉后,將壓條在泥球下部剪斷,剪開塑料袋后進行移栽。假如干硬則說明塑料袋有漏氣的地方,要立即用注射器注入水,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個塑料袋。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只要養(yǎng)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約兩到三年時間),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xù)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yǎng)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紫葉李喜濕潤環(huán)境,對于新栽植的苗除澆好三水外,還應(yīng)于 4 月、5 月、6 月、9 月各澆 1-2 次透水。7、8 兩月降雨充沛,如不是過于干旱,可不澆水,雨水較多時,還應(yīng)及時排水,防止水大爛根。11 月上中旬還應(yīng)澆足、澆透封凍水。在第二年的管理中也應(yīng)于 3 月初、4 月、5 月、6 月、9 月和 11 月上中旬各澆水 1 次。從第 3 年起只需每年早春和初冬澆足、澆透解凍水和封凍水即可,可靠天自然生長。需要注意的是:進入秋季一定要控制澆水,防止水大而使枝條徒長,在冬季遭受凍害。
紫葉李佳的樹形是“疏散分層形”。這種樹形,樹冠開張且不失緊湊,而且主干明顯,主枝錯落有致。在實際工作中,“自然開心形”也應(yīng)用較多。其修剪方法是:苗木定植后,在干高0.5-1m處對其進行短截,不使其生長成主枝延長枝,只選取 3-5 個新生枝條做主枝,所留主枝分布應(yīng)大致均勻,且開張角度在 45°,然后按“疏散分層形”修剪主枝的方法來逐年進行修剪。這種樹形雖不如“疏散分散形”美觀,但比疏散分層形樹冠通透性好,觀賞效果也不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樹形,在對各層主枝進行修剪的時候,應(yīng)適當保留一定數(shù)量的側(cè)枝,使樹冠充實而不空洞,在樹形基本形成后,每年只需要剪除過密枝、下垂枝、重疊枝、交叉枝和枯死枝即可。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