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楊梅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楊梅樹是常綠喬木,高5~15米。穗狀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長6~8厘米,苞片密,覆瓦狀排列,每苞腋內(nèi)有一雄花,雄蕊3~7;雌花序因分枝極縮短,僅有1~4能孕苞片而似穗狀,長2~3.5厘米,每苞片腋內(nèi)生一雌花,子房有2細長鮮紅色花柱枝。核果橢圓形,略壓扁,熟時紅色,外面有乳頭狀凸起,外果皮肉質(zhì),多汁液及樹脂。
楊梅的抗逆性強,病蟲害極少發(fā)生。不過,因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大范圍的種苗交流,因地制宜搞好病蟲害觀察和綜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蟲害有長白蚧、卷葉蛾和袋蛾類害蟲。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癌腫病等。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及時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園,清除落葉和雜草,集中燒毀。
抑梢促花保果:對于5年生以上生長勢旺盛的未投產(chǎn)樹、初結(jié)果幼樹及生長勢旺結(jié)果少的成年樹,在加強栽培管理的同時,于10月至翌年3月(以11月為適期)土施多效唑。方法為:將樹冠投影面積內(nèi)的土扒開,以見細根為度,將定量的多效唑與30倍左右的細土拌和后均勻撒在樹冠下,然后覆土;或在開花前噴800pp多效唑,抑春梢?;üK花期噴20-30ppm赤霉進行化學保果,3月上旬噴0.3%磷酸二氫鉀溶液,隔10天噴一次,連噴2次,以提高座果率。5年生以下的幼樹不宜施用。土施只可每隔4-5年進行1次,葉施也要間隔 1-2年進行1次。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