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嫁接山銀花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山銀花:開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長之半,質(zhì)稍硬,手捏之稍有彈性,氣清香,味微苦甘。主要成份為綠原酸、木犀草苷等。
“山銀花”與金銀花的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歸肺、心、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清熱,疏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熱發(fā)病)。兩種藥材的藥理相通、藥性相同,可以通用。
病蟲害防治:白粉病對山銀花葉片的危害較大,應修技整形,改善通風條件,另外,可用粉銹寧1500倍液進行葉片噴霧。其他病蟲害可用常規(guī)方法防治。
山銀花,中藥材名。本品為忍冬科植物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華南忍冬、成黃褐毛忍冬。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山銀花在華南地區(qū)野外山林生長。木質(zhì)藤本,長2~5m。樹皮黃褐色漸次變?yōu)榘咨?,嫩時有短柔毛。葉對生,卵圓形至橢圓形,長4~8cm,寬3.5~5cm,上面綠色,主脈上有短疏毛,下面帶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狀,長1.6~2cm,稍有柔毛,初開時白色,后變黃色?;ㄆ?~9月,果期10~11月?;覛置潭拾魻疃N彎,長3~4.5cm,上部直徑2mm,下部直徑1mm,表面綠棕色至黃白色??偦ü<Y成簇
山銀花形態(tài):雙花單生至多朵集生于側生短枝上,或于小枝頂集合成總狀,總花梗比葉柄短或有時較長;苞片條狀披針形,與萼筒幾等長,外面有短糙毛和緣毛;小苞片圓卵形或卵形,鈍,很少卵狀披針形而頂析尖,長約為萼筒的1/3,有緣毛;萼筒無毛或有時略有毛,萼齒三角狀披針形,長為筒的1/2-2/3,有緣毛;花冠白色,有時有淡紅暈,后變黃色,長3.5-4厘米,唇形,筒比唇瓣稍長,外面疏生倒微伏毛,并常具無柄或有短柄的腺;雄蕊與花柱均稍伸出,無毛。果實熟時黑色,近圓形,有時具白粉,直徑約7-8毫米;種子淡黑褐色,橢圓形,中部有凹槽及脊狀凸起,兩側有橫溝紋,長約4毫米。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