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絲瓜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播種:夏季溫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種前浸種3-4個小時或浸種后催芽24小時再播。單行雙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種子,蓋土1.5公分,蓋上紗網(wǎng),淋水。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整地:由于夏季雨水多,夏絲瓜整地要深溝高畦;畦包溝寬1.6米,畦面寬1.2米。
搞除老葉:夏全絲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及時采收:夏絲瓜從種到初收35-45天,采收期50-60天,自花開放到采收商品約10-12天,采收要及時,否則,易纖維化,不能食用,既影響產(chǎn)量又影響品質。
《本草綱目》:“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jīng)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nèi)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須,皆可食也?!笔秤媒z瓜時應去皮,可涼拌、炒食、燒食、做湯食或榨汁用以食療。絲瓜洗凈切片經(jīng)開水焯后,拌以香油、醬油、醋等可做成涼拌絲瓜。絲瓜烹制時因絲瓜水汁豐富應現(xiàn)切現(xiàn)做,以免營養(yǎng)流失;另外,少用油,可采取勾稀芡的方式烹調(diào),以保留香嫩爽口的特點。
根(絲瓜根):甘,平。,通絡,消腫。用于鼻塞流涕。藤(絲瓜藤):甘,平。通經(jīng)絡,止咳化痰。用于腰痛,咳嗽,鼻塞流涕,咳嗽。葉(絲瓜葉):苦、酸,涼。止血,化痰止咳,清熱。用于頓咳,咳嗽,暑熱口渴,創(chuàng)傷出血,疥癬,天皰瘡,痱子。果實維管束(絲瓜絡):甘,平。清熱,通絡,消腫。用于筋骨痛,胸脅痛,經(jīng)閉,乳汁不通,乳癰,水腫。果柄:用于小兒痘疹,咽喉腫痛。果皮:用于金瘡,疔瘡,臀瘡。種子(絲瓜子):微甘,平。清熱化痰,潤燥,驅蟲。用于咳嗽痰多,驅蟲,便秘。
絲瓜種子播種時間不受限,一年中四個季節(jié)都是可以的。佳的時間是在春季,也就是清明節(jié)前后,夏季選在五六月份,秋季種植時間可等夏季的絲瓜收獲結束,冬季在溫室大棚中從11月份開始種植,種植時間可根據(jù)當?shù)貧夂蜢`活改變。
絲瓜也是一種藤本植物,所以應該在絲瓜幼苗長成藤本植物之前,開始建造一個架子。你可以用一根相對較長的竹竿將它插在絲瓜苗旁邊,然后用繩子將絲瓜苗的頂部綁在竹竿上,這樣藤蔓就可以沿著竹竿向上爬。搭架子時,不應該建得太密。應該確保絲瓜幼苗之間的距離,并給它們足夠的生長空間。
———— 認證資質 ————